2023-04-04 17:58 35 admin
一、做好智能建筑的节能规划:
节能规划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采用新方法、新思路。节能要从原先的拾遗补缺,变为在技术经济分析可行后优先考虑的方案,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为中心。总的节能目标要根据经济发展、能源平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来编制。建筑节能方面,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地行政许可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逐步开展建筑物的绿色节能认证。
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逐步开展建筑物的绿色节能认证。 目前,建筑节能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规定性标准和性能性的标准。规定性的节能标准给出一定的节能指标要求,如外墙的最大传热系数和最大窗墙比等;性能性的节能标准对一些指标并不规定过死,只要所设计的建筑物总能耗满足标准要求即可,所以设计人员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二、目前智能经济性分析应坚持节能原则:
对智能建筑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是评价智能建筑节能效益的依据。技术经济就是用较少的资源消耗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即要求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从资源利用、工艺流程、总体布置、设备选型到能源消耗及工程效益无不关系到技术经济,所以技术经济在工程设计中所占的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导致建成投产的项目效益不高,花了不少投资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
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智能建筑的综合评价也离不开节能原则:
层次分析法常常被用在对智能建筑的综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学中一种能处理具有复杂因素在内的技术、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难用定量的模型或模拟来分析,因为其中所含定性因素很多,而且需要考虑决策者的心理因素、知识经验和决策水平等。层次分析法能通过建立所谓判断矩阵的过程,逐步分层地将众多的复杂因素和决策者的个人因素综合起来,进行逻辑思维,然后用定量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使复杂问题从定性的分析向定量结果转化。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智能建筑评价采用以下评价准则:①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②建筑物的节能程度;③建筑物使用者舒适性;④建筑物管理者管理的方便程度;⑤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充的可能性;⑥整个智能建筑的性能价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