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08:12 11 admin
按语: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招标投标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借鉴有关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将北京市全面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效能等10项典型示范经验,以及辽宁省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等30项创新成果予以公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现将有关典型示范经验和创新成果的具体做法公开,供各地方、各单位参考借鉴。
一、基本情况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核心是将BIM和大数据技术引入招标投标过程,在现有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基础上,基于三维模型与成本、进度相结合,以全新的五维视角,进行模型检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和专项方案审查,结合大数据研究成果,将投标文件中的模型信息及工程量清单信息进行结构化储存。
二、主要做法
1、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一本符合海南现状的BIM评标办法。
2、人才建设:打造一个具有海南特色的BIM专家库。
3、辅助建设BIM评标系统:辅助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研发一套能落地的BIM评标系统。
4、BIM项目招投标业务跟进及结果跟踪:跟踪省内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化(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的项目开展情况并总结。
三、取得成效
1、有效遏制围标串标行为,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BIM招投标要求投标人深入研究招标条件,并针对性的编制细化的施工方案,由于BIM的技术特点,也要求投标文件各要素是高度关联的,上述特性就客观上使得投标人无法通过简单的复制、拼凑和修改完成投标文件,BIM投标文件的高门槛客观上提升了投标人的串标成本。此外,通过评标系统的自动检索和比对可以很快的发现投标文件雷同的情况,这也为发现围标串标提供了新的高效方法。因此,BIM招投标系统的应用客观上促进了围标串标问题的整治。
2、进一步提升评标效率,减少评委自由裁量权
通过BIM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投标文件方案更加直观,技术经济关联性更好。在评标过程中,评委可以借助基于BIM模型的方案直观的进行方案评审,还可以动态准确的对资源投入和现场方案等进行比较,评标过程效率更高,更加公开透明。
3、投标文件集成化,确保标书文件各要素关联统一
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将进度计划、场地布置、资金资源计划、清单报价及费用构成等信息与模型关联,将投标方案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集成体,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以往技术标和商务标脱离的状况,实现技术标和商务标的一体化评审,使标书评审更深入、全面、科学,提升评标专家的评价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应对工程总承包等项目的招投标操作。
4、打通信息阻塞,促进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协同化管理
以BIM招投标为衔接点,将前一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成果作为后一阶段招标文件基础,打通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运维之间信息传递与共享壁垒,消除各阶段之间BIM孤立应用障碍,促进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协同化管理。招投标阶段BIM模型的引入,能够有效的将招标投标信息向施工履约环节进行高效准确全面的共享和传递,对后续施工过程的监管提供依据,避免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两张皮”的现象,为行政主管部门面向项目管理全周期实施全过程监管创造良好的条件。
5、为行业数字化深入实施打好基础。
应用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可为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引导行业相关主体和从业人员顺利完成向BIM技术体系的过度,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后续项目整体实施数字化协同监管创造条件。同时,BIM技术易于协同的特点有助于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统一服务、在线监管的机制,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便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四、成果特色
该项目高度契合海南省“自贸港”建设的信息化发展需求。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自贸港”项目公平、高效、准确的找到合适的建造企业,是“自贸港”建设的起点,是海南良好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展电子招投标项目的开展,将积极推进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全覆盖,意义重大。